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拟对******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碳分子筛及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1日-2025年4月25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2-******(九江市生态环境局)
通讯地址:九江市八里湖新区体育路66号北附楼545室
项目名称 |
******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碳分子筛及配套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沙城工业园(赤湖片区)(地理坐标:E115°43′45.069″,N29°46′33.924″)。 |
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 |
环评机构 |
******有限公司 |
建设项目 概况 |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沙城工业园(赤湖片区),占地166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108平方米,主要产品为碳分子筛和制氮机,最终形成年产3000吨碳分子筛、2000台制氮机的生产能力。 项目建设分为主体工程、贮运工程、公辅工程和环保工程四个部分。主体工程新建3栋生产厂房;贮运工程新建1栋甲类仓库;公辅工程新建综合楼、门卫室等;环保工程新建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装置、1个事故应急池(480m3)、1个初期雨水池(400m3)、一般固废暂存间(15m2)、危废暂存库(15m2)。 本项目总投资约12000万元,环保总投资为80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额的6.67%。 项目劳动定员为60人,年工作日310天,三班制,每班8小时,年工作7440小时。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环境影响预测 (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正常工况下,项目各污染物短期浓度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小于100%,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均<30%;项目各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均小于100%,叠加现状浓度、区域削减源、在建源后,各污染物均能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居民区及食品、医药企业等敏感点,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二)地表水影响预测 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进入雨水管网;项目脱硫塔废水经次氯酸钠破氰+自带再生池调节pH+沉淀池预处理、初期雨水经隔油沉淀池预处理,与生活污水和循环冷却水排水混合后一同经厂内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排入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经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表1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长江,对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 (三)噪声影响预测 根据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建成投产后,厂界昼夜噪声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四)固废影响分析 项目产生的固废均进行了合理的处置,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对环境影响不大。 (五)地下水、土壤影响分析 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本项目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不大。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做好厂区内各处的防腐防渗及地面硬化等处理,防治厂区物料、污水泄漏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六)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进行辨识,厂区风险物质主要涉及煤焦油(其中主要风险物质为甲苯、苯、二甲苯、苯胺、苯乙烯)、苯、废机油等,在原料的运输、仓储和使用过程,存在泄漏、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针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建设单位应加强风险物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完善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本项目在严格落实报告书中提出各项措施和要求的前提下,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在可控范围内。 二、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气防治措施 1.有组织废气 本项目工艺废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甲醛、苯酚、苯、甲苯、二甲苯、苯胺、苯并[a]芘、苯乙烯、苯系物、α-甲基苯乙烯、TVOC、氨气、氰化氢和硫化氢。 碳分子筛生产线Ⅰ破碎、球磨、料仓收尘等工序产生的粉尘经收集后采用袋式除尘器1#处理,最终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碳分子筛生产线Ⅱ破碎、球磨、料仓收尘等工序产生的粉尘经收集后采用袋式除尘器2#处理,最终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碳分子筛生产线Ⅰ烘干、捏合工序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采用沉降室1#+TO焚烧炉1#及其尾气处理系统(双碱法脱硫塔)协同处理,最终通过2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碳分子筛生产线Ⅱ烘干、捏合工序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采用沉降室2#+TO焚烧炉2#及其尾气处理系统(双碱法脱硫塔)协同处理,最终通过25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制氮机项目下料粉尘与喷砂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采用袋式除尘器3#处理,最终经15m高排气筒(DA005)排放;此外制氮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焊接烟尘,项目拟在焊工工位附近配备适量的移动式烟尘净化器,对焊接烟尘进行收集处理。 碳分子筛项目捏合挤条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制氮机喷漆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碳化和沉积工序以及煤焦油罐区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密闭管道负压收集。 碳分子筛生产线Ⅰ产生的有机废气合并至TO焚烧炉1#+(间接冷却塔+双碱法脱硫喷淋塔+除雾+活性炭吸附)1#进一步处理,最终通过2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碳分子筛生产线Ⅱ产生的有机废气和制氮机项目产生的喷漆废气(经干式过滤预处理)合并至TO焚烧炉2#+(间接冷却塔+双碱法脱硫喷淋塔+除雾+活性炭吸附)2#进一步处理,最终通过25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确保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允许排放速率分别执行颗粒物20mg/m3(0.8kg/h)、苯1mg/m3(0.1kg/h)、甲苯10mg/m3(0.2kg/h)、二甲苯10mg/m3(0.8kg/h)、苯胺20mg/m3(0.36kg/h)、苯并[a]芘0.0003mg/m3(0.000036kg/h)、苯系物40mg/m3(1.6kg/h)、α-甲基苯乙烯80mg/m3、甲醛5mg/m3(0.1kg/h)、苯酚20mg/m3(0.073kg/h)、TVOC70mg/m3(3kg/h)、SO2100mg/m3(2.6kg/h)、NOx150mg/m3(0.77kg/h)、氰化氢1.9mg/m3(0.11kg/h)、氨30mg/m3(1.0kg/h)、硫化氢5mg/m3(0.1kg/h)、苯乙烯15mg/m3(1.0kg/h)。 2.无组织废气 本项目无组织散发的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车间、甲类仓库、危废暂存间等产生的无组织排放气体,主要削减措施有:提高工艺装备和车间的密闭性,从源头上减少车间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生产管理和设备维修,及时修、更换破损的管道、机泵、阀门及污染治理设备,减少和防止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和事故性排放;生产过程中物料输送应尽量管道输送,加强管道、阀门的密封检修;对烘干车间、捏合挤条车间、碳化沉积车间、甲类仓库和喷漆房等无组织有机废气产生区域进行分区密闭,并采用负风压机使其分别进入微负压状态,进行无组织有机废气的二次收集,二次收集后的有机废气通入TO焚烧炉系统处理。通过以上措施减小项目无组织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无组织废气污染物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执行颗粒物0.5mg/m3、苯0.1mg/m3、甲苯0.2mg/m3、二甲苯0.2mg/m3、苯胺0.1mg/m3、苯并[a]芘0.000008mg/m3、苯系物0.4mg/m3、甲醛0.05mg/m3、苯酚0.02mg/m3、TVOC4mg/m3、氰化氢0.024mg/m3、氨1.0mg/m3、硫化氢0.06mg/m3、苯乙烯1.9mg/m3、臭气浓度20(无量纲)。厂区内无组织挥发性有机废气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要求。 (二)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废水主要为循环冷却水排水、脱硫塔喷淋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脱硫塔废水经次氯酸钠破氰+自带再生池调节pH+沉淀池预处理、初期雨水经隔油沉淀池预处理,与生活污水和循环冷却水排水混合后一同经厂内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排入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经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表1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长江 (三)噪声防治措施 营运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粉碎机、球磨机以及各类泵等。尽量选用性能优良、低噪声设备;加装隔声装置,如加隔声罩,建吸声厂房。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 (四)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脱硫塔沉渣、废过滤棉、废机油、废活性炭、喷枪清洗废液、废吸附材料等属于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包装袋/桶属于危险废物,由原料供应商统一回收。废边角料、收集焊接烟尘、除尘器收集粉尘、不合格碳分子筛、烘干粉尘沉降室收集粉尘、脱硫石膏、更换碳分子筛属于一般固废。其中碳分子筛生产线除尘器收集粉尘、不合格碳分子筛、更换碳分子筛回用于生产工序,脱硫石膏定期送水泥厂作混合料处置,废边角料、制氮机生产线除尘器收集粉尘、收集的焊接烟尘定期送至钢球厂用于冶炼钢球。生活垃圾拟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五)地下水和土壤防治措施 污染防治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工程生产运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土壤及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措施与方法;必须采取必要的监测制度,一旦发现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土壤及地下含水层的机会和数量。 (六)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被确定为危险化学品的有煤焦油(其中主要风险物质为甲苯、苯、二甲苯、苯胺、苯乙烯)、苯、废机油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引发的风险,以及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导致的污染物事故性排放。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消防报警控制系统;为防止原料泄漏及燃烧,在仓库及车间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系统及泄漏应急系统,车间内设置导流沟,一旦物料发生泄漏,及时将物料收集至事故收集池。本企业建设一个容积480m3的事故应急池。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锁紧停车系统,停止生产,在进行应急救援之前,必须先关闭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打开连接废水事故池管道的阀门,同时启用事故应急排污泵,将废水收集至事故应急池,确保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不会进入外环境。事故应急池和初期雨水收集池平时不能作其他用。加强化学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完善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及时修订企业环境应急监测计划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 |
公众参与 情况 |
建设单位采用网上公示、现场公示和登报公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项目公示期间,企业未收到反馈意见,说明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没有异议。 |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